英国绅士如何从贵族家多余的儿子变为优雅男

每当人们说起法国男人,就会想起花费最后一枚金币购买玫瑰而不是面包的浪漫主义者;说起德国男人,就会想起不苟言笑、一板一眼的严谨直男;而说起英国男人,就会想起那些仿佛从历史中穿越而来的高贵优雅的绅士们。

绅士这个词,早已成为与英国男人捆绑销售的最佳拍档,是贴在他们身上撕都撕不掉的标签。

可究竟什么是绅士,英国人又为什么会这么绅士呢?

一、绅士的本意是贵族家多余的儿子

英语中的gentleman(绅士)这个词源于拉丁语的gentilis(外邦人),一般在英语-拉丁语的相关文献中被翻译成generosus(良种)。最初它作为一个术语,在严格意义上表示具有良好家庭出身的人,后来常指代有权持有武器,但又不属于贵族的人。

在英国中世纪的大部分时候,基本的社会地位划分是贵族(包括伯爵、男爵、骑士等),以及非贵族(包括农奴、公民与市民等)。相较于其他人而言,贵族们总是坐拥着爵位、财富、土地、政治权力,享受着更高的社会地位与更优越的生活环境。

▲英国世袭贵族的帽子等级

而等到这些贵族逝世以后,他们就会将这些带不走的荣华富贵、高等爵位统统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让自己的家族长长久久地拥有这份荣耀。但问题在于,贵族不会只有一个子女,那么究竟该由谁来继承呢?没有继承到的子女又该怎么办呢?

谁来继承这个问题还算好解决,英国早就有了长男继承制和限嗣继承制,规定贵族家庭的爵位和土地应该由长子或直系后裔继承,如果没有直系后裔,则可以由家族内旁系后裔继承。

▲英国王室在英格兰西部一处房产

大部分守旧、古板的贵族都会严格遵守这些规定,比如英国电视剧《唐顿庄园》中的罗伯特伯爵,就因为没有儿子而不得不将自己的爵位和庄园留给自己的远房堂侄。所以其实贵族们也无需多费脑筋去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并不能自由指定继承人,一切都只能照章办事。

▲有很多孩子的贵族家庭

而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怎么办这个事情就会比较棘手。古代中国,皇帝在选择一个幸运儿继承他的江山和龙椅的同时,也会为其他的儿子准备后路,比如赏赐封地,给予财产等等。而普通的家庭虽然没有这么大阵仗,但也常会将祖宅、土地划分成几份,分配给不同的儿子,算作大房、二房之类的,所以这些没有主要继承权的儿子们也会拥有一定的土地和财产。

▲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周成王弟虞封国晋,周武王弟叔康封国卫,周公长子封国鲁,功臣吕尚(也就是后世传说的姜子牙)封国齐,殷商贵族微子启封国宋

但英国的贵族们不一样,他们拒绝对土地和庄园进行分割,认为小块的土地和少量的财富是不足以支撑他们继续在上流社会立足的,因此,英国的贵族们很多时候会将爵位和财富都交给同一个继承人,以保证这个贵族家庭的荣耀和传承。而其他的儿子将不会得到爵位、土地和大部分财富。

▲布伦海姆宫,至今仍属于丘吉尔家族的私人庄园

这类“其他的儿子们”,由于拥有着贵族的血统和良好的出身,所以有别于普通的平民,但他们又没有爵位和土地,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因此为了区分和称呼他们,就引用了绅士这个词。

比较直接的事件应该是《亨利五世第一修正案》的发布,这个法令的第五章规定了在涉及非法移民的原始诉状、个人上诉和起诉书中,必须陈述被告的“财产、阶级和秘密”。因此为了描述这些有着贵族出身和一定名望、但又没有爵位和土地的人们,绅士这个词便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印刷的土地所有者清单上,除了骑士、侍从和农夫以外,就还有较大一部分人被归类为“绅士”;而14与15世纪中,选择通过海外战争来获得财富的贵族年轻子弟们也越来越多的用绅士来形容自己。

由此可见,在最开始的时候,绅士其实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些绅士们虽然因为竞争太过激烈,不能够继承到爵位和土地,成为真正的贵族,但是他们作为贵族的后代和亲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和环境的熏陶,与平民百姓并不一样。因此,用绅士这样一个特殊词来代表他们独特的社会地位,是非常合适的。

▲年英国画家凯瑟琳·雷德所绘的英国绅士在罗马

二、绅士如何华丽转变成高贵品格的代言?

只是绅士这个身份终究有一些尴尬,毕竟没有实质性的土地和爵位,光凭血统和地位是不能当饭吃的,而且在法律上,绅士这个阶层其实就是平民,如果不搞点事情,就只能荒度此生。

绅士们的成功道路可以有很多条,除了前面提到的参加战争以外,还可以进入下议院。

英国的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因为继承了爵位的贵族只能进入上议院而不能够入选下议院。但如果某个贵族又需要在下议院也有个代言人的话,那么派家族中没有继承到爵位、法律上属于平民的绅士兄弟进入下议院,为家族代言、谋点福利就是很好的选择。一般那位拥有爵位的贵族老哥也会愿意出钱帮忙进行打点。

▲英国女王出席的上议院会议,英国议会传统是国王可以进入上议院,但不能进入下议院

▲上议院的沙发是红色的

▲英国的下议院会场,这里开会的人以平民为主,而且这里参政议政的语言非常通俗,近年来被冠以“英国德云社”的美名

▲下议院会场沙发是绿色的

另外,绅士也可以迎娶白富美,通过婚姻来走上人生巅峰。这其实挺常见的,就跟中国古代的尚公主(意为娶公主为妻,这里的“尚”是动词,替代“娶”,因为对公主不能用“娶”)差不多,运气好的话能得个爵位,运气不好也能捞到些财产。像《简·爱》中,男主角罗切斯特的父亲就为了得到三万英镑的财产,设计自己的儿子娶了一个富裕的疯女人。

不过,不管是哪一条道路,绅士们想要成功走通,都必须不断努力,比如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并时刻注重自己的仪表和举止,从而彰显自己的地位、获得别人的尊重。

就是在这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绅士阶层里慢慢形成了一种优雅、高贵、彬彬有礼的礼仪和行为典范,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绅士开始遵守并维护着这种礼仪和规范,绅士这个词也开始逐渐超脱了原本的阶层意义,而成为了一种高贵品格的代言。

▲绅士老照片

这里不得不提起另一个类似的概念,那就是骑士精神。

忠诚、勇敢、讲究礼节、注重荣誉,这是对历史上的英国骑士们的标签,而这些品德和信条也冲破了历史的枷锁和岁月的阻挠,被永远的流传和继承了下来。从某种程度上说,骑士精神正是绅士文化的起源与雏形。

据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贵族军官的阵亡率(约20%)要远远高于普通士兵的阵亡率(12%),因为他们始终愿意冲在最前线,以身作则,带领自己的士兵奋勇杀敌。这其实就是对英勇、牺牲、荣誉等骑士精神的一种继承和传扬。

▲穿着复古服饰的英国骑士

而很多绅士的准则,比如穿着得体、彬彬有礼、尊重女性、遵守规则等,更是无一不透着骑士精神的影子。英国贵族爱德华·伯曼曾这样描述英国的绅士:“他们的话语,永远用词得体而富于技巧,他们的着装,永远熨帖而品质高贵,他们彬彬有礼而毫不谄媚,他们充满热情却从不轻佻。”

▲尊重女性是绅士很重要的行为规范

在这个时期,就不是每一个没有继承到爵位的贵族后代都可以叫做绅士了,它不再是一个阶层的代表,而是只有那些有德行、有礼貌、有才能的绅士才能够被称为真正的绅士。

▲绅士行为的指导画,里面讲到鞋子要合适的尺寸且一定要擦得透亮;室内不戴帽子和太阳镜,除非你想被贴上傻瓜的标签;在公共场合盯着女士脚踝(不管有多远),可能很快会被赏一耳光;等等。

三、全民绅士,像贵族一样优雅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贵族的平民不是好平民。

但是要想从一个平民一跃而成为贵族,这个难度太大了,因为平民既不能通过输血获得高贵的血统,也不能通过偷抢获得爵位和土地,普通的平民与高贵的贵族之间大概隔着几十条马里亚海沟,很难想办法逾越。

▲养猫逗狗的贵族日常

在这种情况下,向往着贵族阶层的平民可以做的,就只能是在能力范围内的模仿了。有钱一些的,模仿贵族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没钱一些的,就模仿贵族们的说话和谈吐。

▲英国贵族式的下午茶

以往贵族还比较难见到,但是有了绅士就不一样了,这些绅士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一举一动都是贵族的风范,但又经常会出现在大街小巷里,是平民们最好的模仿对象。英国作家戴伦·麦加维在《英国下层阶级的愤怒》中就曾写道:“他们常常会去富人区的拜尔斯路上看那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并模仿那些典型的‘上流’人物。”

▲年的英国绅士画像

于是,当模仿的对象形成了绅士品格以后,追求品德、礼仪就逐渐成为了一种全民性的社会风气,这可能是榜样的力量,虽然平民无法像贵族一样高贵,但他们可以像绅士一样优雅。

而随着贵族地位的衰弱以及资产阶级的崛起,原本还受到限制的绅士进一步脱离了阶层和血统,成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追逐和实现的目标。

只要这个人彬彬有礼,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那么无论他贫穷或者富有,无论他是平民还是贵族,他都可以成为一个绅士。

▲多种多样的绅士形象

理查德斯蒂尔爵士曾在年写道:“绅士的称谓永远不能用在一个人的境况上,而应该用在一个人的行为上。”

这无疑更加鼓励了人们去模仿、形成绅士的行为和准则,而这种全民性、普及性的追求最终使绅士行为的概念发展成为一种哲学,对整个英格兰民族的性格塑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成为英国道德行为的指南针。

▲从孩子抓起的绅士教育

到了今天,英国人民血脉里究竟还留存了多少忠诚、谦逊、宽容、遵守礼仪、尊重他人的绅士风度,我们很难去评价,但是从英国人日常礼让女性、帮助别人、从容不迫的一些行为和态度来看,这些英国人民还是继承了一部分祖先们的骑士精神与绅士行为,并依靠这些财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当代英国绅士形象

英国诗人霍普金斯所说的“即使英格兰民族不能够给世界留下什么别的东西,单凭‘绅士’这个概念,他们就足以造福人类。”

绅士这个概念当然是文明的成果,不过上面这段话有点“文化自负”了。

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简单理解可以说是英、美、加拿大这些欧美英语国家的主体民族)在历史上给其他民族和地区带来过许多伤害,英国上层也有过很多吃相难看的黑历史。

英伦风的绅士概念只是改变了待人接物的举止,但这些举止(甚至可以说伪善)背后人性中恶的一面并未因此而消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1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