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缉恶魔之花,近期多省活跃的黄花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s://m.39.net/pf/a_6169132.html

你见过一个人的名字就叫“一个人”吗?可自然界却真有一种开黄花的植物,大名就叫“一枝黄花”。

一枝黄花是可以入药的草本植物,性味辛、苦,微温,能祛风清热、解毒清肿等。原产于中国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一般生于海拔-米的山坡、林下、路旁及草丛之中。喜生长于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宜载种于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可采用种子、分株等方法繁殖。

明明有药用价值,为何说成“恶魔之花”?

一枝黄花属(菊科一枝黄花属植物)在中国总共有四个种,其中三个是本土物种,分别是一枝黄花、毛果一枝黄花和钝苞一枝黄花;第四种是从北美漂洋过海而来的狠角色,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你见过图中的黄花么?你身边是否已不知不觉盛开着“加拿大一枝黄花”?最近,湖北、湖南、浙江、河南、安徽等多地已对它发出了铲除通缉令:看到此花,立即上报!

有人会问:一朵花而已,就因为它是个外来物种,所以叫它“恶魔”,“通缉”它吗?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也称“北美一枝黄花”,又名黄莺、麒麟草。年代作为庭院观赏植物首次引进我国并在上海栽植,在花市上被称为“幸福草”,常用于插花中的配花。主要生长在河滩、荒地、公路两旁、农田边、农村住宅四周,植株高达1.5米—3米。为啥“恶魔”?因为它是名副其实的“我花开后百花杀”(繁殖能力惊人,与周围植物抢阳光肥料,无论是庄稼还是野草,都干不过它,且能分泌一种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破坏生态系统,破坏园林绿化景观,对农田形成较大危害)

就是这样一种花,你常常见到,很熟悉,却不知道它的名字,可怕之处在于不知道它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植物。

加拿大一枝黄花不仅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泛,而且其生命力旺盛难以根除。

繁殖能力强:加拿大一枝黄花第一年长出几株或者几簇,来年就可以连成片。种子和地下茎均可以繁殖,平均每株有近个头状花序,每个头状花序中又能平均长出14枚种子,一株植株可产生2万多粒种子,而且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

传播途径多:一是种子可以随风传播;二是根茎横走传播,顺着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发展。最近研究发现,它还可以随着土壤传播,在城乡荒地建房挖出的土壤运到哪里,加拿大一枝黄花就能生长到哪里。

铲除难度大:发生范围太广,各个地区存在普查盲区,部分河滩、林地等区域人工铲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只能开展春季化学防除,而单一手段效果不理想,难以根除。

很多人都说既然它生命力这么顽强,为什么不将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到沙漠里去呢?

有两个原因:第一:它在沙漠里生命力可不是那么顽强,虽然它抗旱,但是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水分,是喜阳不耐阴的植物,沙漠地区温差大水分少难以生存。

第二:用它治理沙漠,必将会给当地生态造成更严重灾害,它能生长的地方地下根茎不断蔓延,侵占本地植物的生长空间。所以,沙漠里防风固沙还是得专业树种。

其实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类似这种危害生态环境的入侵物,比如水葫芦、互花米草等,那么它们究竟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水葫芦

水葫芦又名凤眼蓝,原产地巴西,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自此以后,凤眼蓝被作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已在亚、非、欧、北美洲等数十个国家造成危害,是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中国内地各省,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后逃逸为野生。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阻塞水道、影响交通,腐烂后造成水质二次污染。全国每年打捞清除费用高达上亿元,后经过生物学家的考证,发现了一种可以抑制水葫芦生长的昆虫(水葫芦象甲),这种昆虫专吃水葫芦,对其他花果树木不会造成危害;除了用昆虫防制外,还可以通过净化水质来抑制水葫芦的生长。

互花米草互花米草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在被列入黑名单之前,互花米草曾是“护滩小能手”,能够保滩护堤、促淤造陆、抵御台风、消减海浪,因而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被引入我国。但由于其具有极强的耐盐、耐淹和繁殖能力,在我国海岸带快速蔓延,对大部分沿海滩涂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构成严重威胁,影响鸟类栖息地、红树林生态系统,以及渔业生产等,成为我国沿海滩涂危害性最强的入侵植物。

目前互花米草主要的清除措施有物理控制、化学控制和生物控制三种。物理控制方法很多,主要集中于清除根茎、深翻并填没、焚烧、收割、淡水浇灌、遮阴(米草是C4植物)法等。化学控制主要是应用除草剂,快速有效,效果明显,但通常有一定残留,可能污染环境,从而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生物控制主要是利用动物取食偏好(如叶蝉)或者植物化感作用来进行控制。生物控制从理论上来说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尚没有很成功的先例。

那见到加拿大一枝黄花该怎么办?

虽然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有害的入侵物种,但是其本身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所以不必害怕。下次再见到它,知道它是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入侵物种,可以打电话向当地农业局上报相关情况,还可以和周边朋友普及它。这样扩大普及入侵物种的相关知识,是解决入侵物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这些熟悉的“陌生人”、“恶之花草”,你熟悉它了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32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