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谈生意被骗200万,老婆跟他离婚,

任正非

他44岁的时候,在国企南油集团上班,在谈生意的时候,因为不懂经营被一家贸易公司骗了万,公司就把他开除了,他负债万,老婆跟他离了婚,他带着父亲母亲弟弟妹妹一家人住在深圳一家十几平大小的棚屋里。

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技术,没有资源,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他找来了五个朋友,凑了块,创办了家公司。

27年后,这家公司成为了世界五百强,而且是五百强里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它的名字叫华为,这个男人叫任正非。

任正非传(新版)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48购买

任正非,注定是中国商业史上无法绕开的一个名字,他是中国教父级的企业家,30年间,他一手创办的华为品牌,对中国而言,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提起华为,可能各位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去年5月份,美国封锁华为事件,可能很多人都会奇怪,华为凭什么能够以区区一个企业,引起这个星球最强大的国家美帝的忌惮呢?

简单说几组数据吧,

18年华为的营收是多亿,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1.9个阿里巴巴集团,2.3个腾讯,5个中兴公司,6个小米公司,不管是营收,纳税金额还是员工人数,华为都超过BAT的总和,而且更了不起的是,无论是百度还是阿里、腾讯,利润大约有70%都到了外资的手里,华为倒是有70%的利润都是从外国人手里挣来的。

同时,华为是全球移动通讯行业的领军者,产品遍布全球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以及全球1/3的人口。

当前华为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获得了50个5G商用合同,5G基站发货量超过60万个,位列全球第一。

面对美国的封锁,任正非自信地表示:华为的5G是绝对不会受影响,在5G技术方面,别的国家两三年内肯定追不上华为。

如果想了解任正非,我个人推荐一本书——《任正非传》,作者孙力科,这本书就是讲述的三十年来华为一路如何披荆斩棘,以及任正非领导的华为是如何在九十年代初的一片中国通信商海混战中脱颖而出,打败一个个竞争对手,又是如何进军海外开辟市场,打败世界级大企业、大财团,在世界各地,建立起连美国政府都不得不出手阻碍其继续扩大的庞大的华为帝国!

中国企业家传记任正非传马云自传雷军董明珠人物传记企业管理成功励志创业书籍淘宝¥88.2¥购买已下架

我们先来聊聊任正非的经历。

年10月25日,任正非出生。他的父亲任摩逊是家境殷实的知青,但因为战争流落到了贵州,跟当地的一个农村姑娘结了婚,生下了任正非。

任正非从小家境贫寒,但知识分子出身的任摩逊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全家省吃俭用供任正非上完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任正非在大学期间学习非常刻苦,在高数,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简易逻辑和哲学等学科上下了大功夫,这为日后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上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他自学了3门外语,热爱阅读《毛泽东选集》,对毛主席非常地崇拜,毕业之后,任正非应征入伍,成了一名解放军,在部队期间就是“学毛标兵”,仔细研究过华为发展的人就会发现,华为的市场攻略、客户政策、竞争策略、内部管理等等,都深深地烙印着“毛式”斗争的哲学痕迹。

年,随着“四人帮”被粉碎,经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主流,人们聚焦经商办企业。32岁的任正非认为,一个人再有本事也得通过所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认同,才能有机会。于是他弃军从商,来到深圳,投身一家国企,南海石油集团,当了一名经理。

但是不久,任正非因为没有理财经验,被一家居心不良的贸易公司轻易骗走了万,随后,他被公司开除了,负了万的债,老婆也跟他离了婚,他带着一家老小挤在深圳的一座棚屋里,十几平米大小的房子,住了一家六口人。

生活困难重重,可是任正非没有被困难打败,他决定创业。

年,他联手了商海里五位好友,筹了2万一千块,创办了了华为,寓意:中华有为。

华为创办初期的故事

华为创办初期,没钱,没经验,没人脉,没资源,任正非只好什么行业都做,哪个赚钱做哪个,卖过报警器、减肥仪、气浮仪等等,后来,任正非将目光投向交换机,代理销售香港的HAX交换机,华为在产品质量跟客户服务上做得很到位,口碑效应传播开,华为的订单主见多了起来。

摸透了销售交换机的门路,任正非开始让手下郑宝用等人开发华为自己品牌的交换机。不久,华为自主研发的交换机问世了,当年,华为的销售额达到了1亿!但是任正非并不满足,他想要研发更高级的程控交换机。

当时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任正非带着一群华为骨干奔赴美国考察取经,回来后他迫切地意识到,科技创新是新时代国家竞争的重要决定因素。

于是他加大了对程控交换机的开发,但是开发出的新产品,一经安装就屡屡出现问题,任正非带领华为团队亲自上门修复、维护,团队24小时两班倒的情况下,终于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当时国内通信市场有“七国八制”的说法,指的是80年代中国的通信市场上有七个国家八种机型,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美国的朗讯、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等等,国内通信市场非常混乱。

91年,邬江兴首次研发出程控交换机,这是国内首部自主研发的程控交换机,极大地鼓舞了国内的科研人士,后来邬江兴创办了巨龙,任正非焦急地等待华为研发团队的产品。

93年初,国内各种交换机如雨后春笋陆续出现,而华为当年研发的JK0当年售出了0台,,同年年底,华为又研发出一款新型CC08数字控制交换机,以这款新型交换机为拳头产品,华为终于在国内通信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然而任正非还不满足。

国内的通信业务蒸蒸日上,人人都在欢呼雀跃时,任正非却看到了危机,他认为,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我们就此止步不前,这无疑是自杀。于是任正非开始了一种在国际上难度都非常之大的新的产品的研发——万门机。

华为的决心和果敢一直伴随着这个企业的发展,也正是因为它的钻研能力,让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看到了华为。

87年到95年,华为用了8年时间,在国内站稳通信行业脚跟,并逐渐向国际通信巨头靠拢,这段时间里,我们来看看他打败了多少竞争对手。

90年代初期,国内有四家很有潜力的通信制造厂商,被称为“巨大中华”,就是说的巨龙,大唐,中兴,华为四家公司。

90年代末到20世纪初,由于技术革新,移动和数据通信替代交换机成为通信业的主流产品,“巨大中华”的发展也开始出现了差距,原本领先的两家公司,巨龙跟大唐开始慢慢跟不上市场发展步伐,而中兴、华为两家公司开始发力赶超。

中国电信设备市场启动之初,就有许多国际电信巨头的身影出现,可以说中国电信市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国际市场”,华为在国内市场完胜大唐、巨龙之后,更是在市场效应中一举超越了中兴,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通信企业,接下来迎接它的,将是国外的资本力量。

华为在这片土地上,先后跟上海贝尔、加拿大北电网络、ATT等公司大战,商场如战场,任正非指挥着华为大军,开始跟国际巨头展开角逐,打出了一个个漂亮的战斗。

华为的海外征战

第一个对手是上海贝尔,任正非非常熟悉毛泽东思想,知道对付这样的大公司,要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在广大的落后地区,低价使得上海贝尔的竞争优势消失,毕竟上海贝尔产品虽然上乘优质,但是不可能低价出售,这是它的劣势,同时上海贝尔在中国的分布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用户反馈很难及时地解决,华为抓住了这几点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最终超越贝尔。

接下来,华为用了几乎一样的方法打败了在中国扎根很多年的北电网络、ATT、朗讯等公司,最后,华为在国内的竞争对手只剩下一个——中兴,为了取得最终胜利,军人出身的任正非绞尽脑汁,市场如战场,一旦进去,就要跟敌人拼个鱼死网破。

之后,华为中兴进行角逐,96年到0年,华为一直被中兴压制,直到0年华为的万门机研制出来,当年华为迅速反超中兴,销售额超出了中兴一倍。中兴也不甘落后,一年后,中兴改革,缩小了跟华为的差距,之后,双方打起了价格战。

年,中兴达到巅峰,但是着小米、VIVO、OPPO等兴起,中兴销售额大幅下降,开始掉队,而华为一直稳步前进,最后,华为终于把中兴远远地甩在了后头。

当任正非率领的华为真正在国内市场做到“有为”了,野心勃勃的他就把目标锁定在了海外市场。

这里得说下,走向国际市场不只是任正非一个人的想法,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向国际看齐已经成为一股大趋势,当时一些有作为的企业家,都曾做过尝试,这个我们待会会提到。

先来说说任正非的海外扩张战略,他制定了一系列海外计划,秉承“先近后远”的战略方针,首先将目标锁定在香港,华为跟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实业公司合作,逐步在香港站稳脚跟,尔后又远征俄罗斯,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市场,最后才是经济发达最难打下的欧洲市场。

前边我们说过了,任正非崇尚毛泽东思想,他率领华为在国内征战的时候用的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其实,征战海外的时候,非洲、拉丁美洲、亚洲,他用的也是一样的方法,所谓“一招鲜,吃遍天”。

华为征战四方的时候,非常注重因地制宜。

在非洲跟拉丁美洲,因为地方较为贫穷,人均生活水平不高,有些地方甚至战乱频繁,最夸张的一次是在刚果的一次军事冲突里,战火烧到了华为驻刚果的办公大楼附近,吓得华为当地的30多个员工不敢出去半步。

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华为依靠低廉产品入主市场,将一些质量不高、价格低廉的产品卖给一些亟需发展的国家,经过五六年的坚持,华为品牌终于在这片土地上开始开花结果,到05年华为在男给的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通信网络产品跟服务几乎覆盖了整个南非,在非洲建立了最长的国内传输网,终于扎稳了脚跟。

而在亚洲地域,亚洲疆域面积辽阔而且区域分明,民族和文化呈现出多样性,所以,任正非知道,在亚洲地区推进时,不能采用跟非洲一样的方式。

他认为,华为要想在亚洲立足,必须着眼于那些不过与贫穷,又居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下的国家,经过一番斟酌,任正非将目标锁定在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

中东区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远征中东的华为军便将大本营扎在了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丰富,当地经济状况良好,而且外汇储备充足,民众工作强度不高,生活很轻松。

面对这样的现状,华为采用了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招募当地员工,扩大公司外籍雇员数量,让当地人对华为改观,更有归属感;

第二,提供优质性能的产品,因为沙特阿拉伯人普遍很有钱,你用低端的产品只会让人家觉得你没水准,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他们才会觉得你们公司是可以的。

当时,国际舆论也帮助了华为一把,01年阿富汗战争的时候,中国政府慷慨解囊资助了阿富汗,此举让中国的形象在中东很多地区受到好评,华为字中东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好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说说欧洲跟美洲。

进军欧洲,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欧洲的领土面积跟中国不相上下,但是在这片区域里,华为的竞争对手太多了,爱立信、朗讯、西门子、阿尔卡特,这些都是世界通信行业的大亨!而且,欧洲的厂商在全球移动通信市场上一直是国际化的垄断形式,要想打破这种垄断,在欧洲开辟出自己的市场,可以说比登天还难。

任正非将法国选为征战欧洲的第一个国家,可能他的想法跟选择沙特阿拉伯一样,法国是欧洲领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华为在法国当地选定的第一家合作商是阿尔斯通,华为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很快就赢得了阿尔斯通的信赖,在进军法国的第二年,在阿尔斯通的介绍下,华为又跟另一家公司NEUF开展了合作,前期的市场扩张华为非常地重视,主动提出价格的优惠,而且以高水准的效率赢得了合作伙伴的信赖,并很快在欧洲简历期第一个投资建设基地,建立起3家研发中心。

华为欧洲市场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华为能在等级森严的欧洲开辟出市场,原因在于一开始找到合适的代理商,因为在欧洲只有通过代理商才能见到运营商,这种模式跟国内与华为天天跟运营商见面的直接销售方式不一样,所以,华为在欧洲学会“借力打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果。

同时,欧洲人非常浪漫,为了让华为的生意更接地气,不少当地的华为员工主动学习欧洲文化,比如为了跟法国的客户们更好地打交道,很多华为员工还取了法国名字,穿上皮鞋等等。

在法国的第一战取得成果之后,华为继续挺进英国跟德国,现在的英国人虽然不再有维多利亚时代的殊荣,但是英国人骨子里还保留着那个时代的精神特质,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跟自豪感,完全瞧不起发展中国家。

华为刚进入英国的时候,毫不意外地被所有英国人拒绝在外,他们觉得这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通信公司不可信,他们不相信发展中国家能制造出好产品,根本不给华为投标的机会。

任正非明白,要想打开英国市场,擒贼先擒王,他将矛头对准英国电信市场中最有号召力和研发实力的企业,英国电信集团,在全球所有电信运营商中,英国电信集团排第九。

任正非派出了华为总部另一位最有份量的人物孙元芳去办这事,经过孙元芳的周旋努力,03年底的时候,华为终于得到了一次英国电信集团的招标机会,然而,英国电信集团的考核要求非常严格,华为的产品技术一向深受好评,但是跟发达国家的电信巨头相比,还是有很大距离。

考核之后,英国电信集团认为华为的很多业务指数不合格。华为在英国的表现毫无疑问不尽如人意,任正非感到蒙羞,但他也知道这是公司硬实力的问题,怪不得孙元芳。

经过这次失败,华为不惜花费数亿资金向英国电信集团学习相关业务,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学习,华为有了明显进步,终于在04年后一举夺下英国电信集团投标,以此为契机,英国其他电信运营商纷纷找到华为,希望跟华为开展合作,很简单啊,连英国电信集团都认可了华为的实力,其它运营商还有什么理由怀疑?

德国是华为在欧洲的最后一仗。

在欧洲,德国毫无疑问是经济实力最强、文化水平最高、民族素质最强的一个国家,同样的,在德国同样有代表性的王牌运营商,QSC电信运营公司,华为要想在德国立足,就必须跟这家公司合作。

在进军英国的时候华为吃了不少苦头,再面对比英国还强大的德国的时候,任正非显得更小心谨慎,准备得更充足了,当时的QSC还没宣布项目之前,华为内部已经进行了无数次虚拟考核,团队的整体应变能力和管理机制等都迅速地提升了,成功拿下了QSC的投标。

此后,华为在德国的事业逐步拓展着,最终在欧洲篇划伤了完美句号,这时候的华为,已经成长为一个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司,国外的电信巨头们也不敢轻视。

此时,华为,还剩下一个最强大的国家还没征服,美国。

美国无疑是世界上第一科技大国,其通信设备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巨大优势,美国的市场很成熟,也是国外企业最难进入的市场。

国内很多知名企业都曾经试图进入美国市场,张瑞敏的海尔,柳传志的联想以及实力雄厚的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但是所有人都失败了。

华为进军国际市场时,采取的是“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层层击破的战略方针,到07年的时候,欧洲几乎所有的运营商都成了华为的合作伙伴。

美国本土最强的网络供应商,思科系统公司,它不允许华为进来分一杯羹。

2年,华为的市场占有率涨幅直逼思科。同年,美国的亚特兰大电信设备展首次展出华为的电信产品,经当场验证,证明性能和技术含量绝对可以比肩思科任何一款产品,且价格低廉,产品单价至少比思科低20%,华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思科份额和市场占有率大幅减少,“华为威胁论”在思科内部成型。思科用侵权这个口子,率先告华为侵权,企图在法律上打垮华为,随着思科的大力宣传,美国媒体甚至中国媒体都不支持华为,这让任正非感到很痛心。

但缓过劲来的华为,开始请专业的法律顾问团队,并且邀请律师亲自来工厂看华为技术流水线,让他们知道华为并没有侵权,得知真相的律师团队,开始尽全力帮助华为,也让华为慢慢找回了舆论优势并开始反击。

最终,思科不敌华为的正面攻击,只能求和。于是,在最后一个美国市场,华为成功的站住了脚。

这就是华为一路“狼行天下、开疆辟土的经过。

好了,本期的任正非分享到此结束了,下期我们继续分享华为的狼性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36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