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末日也要制造末日地球人的奇怪爱好
臭氧空洞、物种灭绝、核武器扩散、区域冲突、瘟疫流行……这些名词大家在这几年是不是已经司空见惯了,我们这代人似乎活在空前绝后的危机之中。
但回顾历史,“末日”一直是人类社会十分热衷的话题。A末日学说不成立,那就去炒B末日理论,总之是没有个消停。
不过总结起来,各种文明中描述的末日大多不过是“人类末日”,冲击力撑死和寒武纪、白垩纪大灭绝差不多,人家地球完全不在乎,剩只蠕虫蟑螂都能再造个新天地出来。
当世界末日来临时你会做什么?
自人类文明脱离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后,就开始了了解世界的过程。他们先是探索空间走遍南极洲以外的陆地,然后又开始认识时间,四季与日月星辰,进而感受到万物都有始终的概念。
从而在很多文明中,都不约而同地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也有完结的时候吗?
早期宗教对世界末日的认识比较朴素,以印度、阿兹特克、北欧文明为例,认为世界末日犹如洪水地震这样的自然现象,是不以人或神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结果,且完结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世界将在旧世界的废墟上诞生。其中一些还会把时间说得很详细,比如佛教中所说的“大劫”。
“劫”的概念起源于印度教,对佛教、耆那教都影响深远,周期以百万、亿年为单位,普通人很难对这么大的数字产生危机感。还会感慨印度人的数学天赋,几千年前就能数出这么大的数来。
左图对话:“刻到年就没地方了。”“哈,那以后肯定会吓到一些人的。”
距离我们最近的“末日论”还是著名的玛雅学说“”,它成就了一部票房很好的灾难片电影和诸多狂欢聚会。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在平安度过后,就有人出来嚷嚷说年12月这个时间点算错了,其实年6月才是真正的末日,然而应对新冠疫情已经让地球人早就忘了这事了。
从宗教中发现末日
在宗教比较成熟的时代,比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更多从善恶、道德审判上去解释世界末日,这也是宗教在完成对世界认识后,转而将其用于笼络、教化信徒的结果。
在《圣经新约》的《启示录》中,就提到世界末日是上帝与撒旦的最后一战。且说得绘声绘色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征兆且都有谁参加,唯独不说时间。而伊斯兰教更是告诉信徒世界末日有多少面与人类日常生活相关的flag,如果flag都立起来那就会触发事件,教化信徒在日常生活中要谨言慎行。
中世纪欧洲画家所创作的末日审判场景。
19世纪伊朗画家所创作的末日审判场景。
但是在过去,在科学不发达,“末日论”的韭菜还很好割的时候,它让人魂萦梦牵。
最为我们熟知的就是“赎罪券”的来历——14世纪天主教会利用教徒对末日审判的恐慌心理而兜售赎罪券,只要买了教会产品就可以在末日审判时免受责罚直接上天堂,这一卖就是年,听上去和今天爱豆见面会的入场券没有本质的差别,毕竟对某些粉丝来说能见爱豆刀山火海也是值得的。
但关键在于它实在太赤裸裸,一边是教会的朱门酒肉臭还要信徒买一咬三,一边是信徒们路有冻死骨却不改我为基督带盐。
一个德国神父看不下去了粉转黑,站出来质疑教会的过度商业化运作“Scheisse!粉丝……不、信徒都穷成这样了你们太过分了额(⊙o⊙)…”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著名的马丁·路德。
中世纪的赎罪券:它最早是梵蒂冈给十字军的保票,让他们能痛痛快快地去异教徒的地方劫掠屠杀,后演变成花钱
从数字中发现末日
基督教新教因为倡导个体与上帝1对1服务,盈亏自负概不外欠,所以末日论在这里的市场不大,但人类自会找到发现新末日的方法。
比如在赎罪券之前,公元年就被认为是世界末日之年,因为证据太明显了,翻过来就是“”撒旦的象征数字!(那么公元年为什么不是末日之年呢?可能当时阿拉伯数字还没有那么普及……)
今天看来荒诞不经,但这种说法在当时非常有市场,很多有钱人将所有家产施舍一空,就静待末日降临能上天堂——听上去和上世纪某些著名的邪教组织差不多,只不过他们是主动制造自己和信徒的末日。
如果说过去的末日审判艺术更注重震慑力的话,那么现代绘画则更小清新,对天堂地狱的概念也不再局限。不过我们在上图中,还是看到右侧有一根象征异教文明的石柱,显示着宗教的排他性,其本质与中世纪艺术没什么差异。
公元年很普通地过去了,于是大家又盯紧了1年,且有著名的16世纪著名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站脚,说你们看他言中了好多什么法国大革命、世界大战、火器的广泛运用啊,所以1年世界末日没跑了!
然而0年的元旦钟声依旧平安地敲响了,且全世界还迎来了千禧宝宝婴儿潮,可见很多人嘴上说害怕身体却很诚实,不知道再过几百年会不会有人继续炒2年。
上世纪末小孩真正在乎的事。
从星星中发现末日
星象异常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中都被视为重要的信号,比如对注重实用主义的中国人来说,难以预期的末日论那套不好割,但日月食、五星连珠、彗星变动就很吃香,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天文气象杂占》手把手教人怎么辨别不同的彗星以此来推选吉凶。
由于统治阶级害怕这些“天机”被外人知道后搞事儿,所以后来规定,禁止民间系统学习天文学,将造谣生事的权利牢牢握在自己人的手里。
到了19世纪末的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早已了解星象异象背后的秘密。但依旧有一颗彗星给他们带来了世纪性的大恐慌,那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
17世纪末天文、地理、体育十项全能的科学家兼工程师哈雷通过牛顿定律发现了彗星的运行规律,他直接预测一颗出现在年的彗星将每隔76年造访地球,也就是分别在、、、回来。年人们果然观测到了这颗彗星的回归,于是用已去世的哈雷命名了这颗彗星。
哈雷彗星的名气水涨船高,到了接近年这个出版业发达的时代,且有了第一张关于彗星的照片,引发了媒体的狂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