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局美国向东欧增兵拱火,欲拿乌克兰危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赵恩霆整理
2月2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批准向东欧增加美军部署。当天,五角大楼发言人柯比表示,美国将在“未来几天内”从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陆军基地调遣约名军人部署到德国和波兰,并将目前驻扎德国的约名美军部署到罗马尼亚。俄罗斯副外长格鲁什科将美方的决定称为“破坏性举措”,将加剧乌克兰乃至东欧地区的军事紧张态势。鉴于此,俄总统普京3日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进行了7天里的第三次通话,讨论乌克兰局势以及俄方向美国和北约提出的安全保障等问题。从炒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到撤离驻乌外交人员,再到向乌克兰运送军火、向东欧增兵,美国近期拿乌克兰问题做文章,既是拜登政府转移国内视线,为中期选举造势之举,也是借机打压俄罗斯,拉拢欧洲维系美国影响力的算计。
1月28日,在抵达美国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后,美国总统拜登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新华社)
1月26日,旨在解决乌克兰问题的“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在法国巴黎举行,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四国代表谈了8个多小时。会后,法国爱丽舍宫发表会议声明说,尽管在新明斯克协议的执行中存在分歧,但各方无条件支持并全面实施年7月22日各方达成一致的停火措施。
年4月,乌东部地区爆发乌政府军和当地武装的武装冲突。随后,国际社会展开调解,年6月法国举行诺曼底登陆70周年国际纪念仪式期间,法德俄乌四国领导人就乌克兰局势进行一系列磋商,建立了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乌克兰、俄罗斯、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以及“诺曼底模式”调解机制。
“诺曼底模式”的最大成果是年签署的关于政治解决乌东部问题的新明斯克协议。年7月22日,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与乌东部地区民间武装代表就在该地区实施全面停火达成一致。
与“诺曼底模式”及其成果文件相关的五国领导人,从左至右依次是: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时任总理默克尔、法国时任总统奥朗德和乌克兰时任总统波罗申科。(资料片)
去年11月以来,俄乌关系加速恶化,双方在两国边境地区部署了大量军事人员和武器装备。美国、乌克兰和北约声称,俄罗斯在靠近乌东部边境地区集结重兵有“入侵”之势。俄方予以否认,强调北约活动威胁俄边境安全,俄方有权在境内调动部队以保卫领土。
1月2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讨论乌俄边境局势。然而,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原因乌方高官的话报道,美乌领导人那次谈得并不好,两人在俄罗斯是否“入侵”乌克兰问题上看法不一。
泽连斯基1月28日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商讨加快推进得以重启的“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加快落实新明斯克协议。当天,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与马克龙通电话,双方对以“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的形式开展工作表示满意,同意继续就欧洲总体安全问题展开对话。
2月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晤。(新华社)
近些年来,美欧等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关系持续降温,马克龙和去年12月卸任的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是为数不多主张与普京保持接触和对话的西方主要领导人。新冠疫情暴发前,马克龙和普京曾多次互访和会晤。1月28日通话后,1月31日,马克龙和普京再次通话,就俄方所提安保建议和乌克兰局势等问题交换意见,双方约定继续保持电话联系,并研究举行线下会晤的可能性。
2月3日,普京与马克龙进行了7天内的第三次通话。两人之所以如此频繁沟通,除了双方都是“诺曼底模式”重要参与方,法国还在今年上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二者的对话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被看做俄罗斯与欧盟的互动。
另外,俄法元首后两次通话期间,还有过一些与其他国际伙伴的沟通:普京在2月1日同意大利总理德拉吉通电话,在2月2日与英国首相约翰逊通电话,均讨论乌克兰局势和俄方所提安保建议问题。此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2月1日通电话,泽连斯基2月1日会见到访的英国首相约翰逊,都在讨论乌克兰问题。
1月21日晚,美国近期向乌克兰援助的第一批90吨军火运抵乌首都基辅。
炒作俄罗斯“入侵说”两个月后,美国在今年1月祭出新的组合拳制造恐慌——撤人员和送军火。
1月23日,美国国务院授权美驻乌克兰大使馆人员自愿撤离,相关人员家属则必须撤离,随后,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国政府也指示各自驻乌外交使团撤人。
与此同时,1月21日至25日期间,美国先后向乌克兰运送了三批军火,其中前两批总重量近吨,包括“标枪”反坦克导弹等“致命性”武器。自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27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此外,英国也响应美国,向乌克兰空运了多架次军火。
在北约层面,上月下旬以来也军事动作不断。1月24日,美国国防部宣布,根据总统拜登的指示,防长奥斯汀已下令名军人进入“预备调遣”和“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准备作为北约快速反应部队进驻东欧地区。不过,五角大楼强调,这些军队不会被派往乌克兰。
同一天,北约发布向东欧增派军舰和战机的声明:丹麦向波罗的海派遣一艘护卫舰,向立陶宛部署4架F-16战机;西班牙派遣数艘军舰加入北约海上部队,考虑向保加利亚派遣战机;法国准备好按北约指挥向罗马尼亚派遣军队;荷兰一艘军舰和多支陆上部队进入随时可加入北约反应部队的待命状态,从4月起在保加利亚部署2架F-35战机。
此外,北约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波兰各设一个多国部队组成的营级战斗群,分别由英国、加拿大、德国和美国领导。按北约的说法,这些战斗群能随时投入战斗。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说,北约没有计划向乌克兰派遣作战部队。
作为回应,俄方除了在西部地区的陆上军事部署,还加强了海上行动的力度。从1月20日起,俄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等四大舰队将在各自责任区同时开展大规模军演,涉及多艘舰船、60多架军机和上万名军人,并且系列演习将一直持续至2月份。
2月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不在画面中)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
俄与美国和北约之所以军事交锋愈演愈烈,缘于后两者无视了俄方的原则性关切。早在去年12月,俄方要求美国和北约就停止进一步东扩提供法律保障,并就此公开提交两份安保建议。今年1月,俄美、俄与北约、俄与欧安组织之间分别就此举行磋商,均无果而终。1月26日,美国和北约向俄方正式递交了书面答复,尽管内容没有公开,但二者拒绝让步。
普京2月1日表示,俄方有三项关键要求,即北约停止扩张、放弃在俄边境附近部署打击性武器、北约在欧洲的军事设施恢复至年俄与北约签署基本关系文件时的状态,但这些要求在书面答复中未得到相应考虑。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如果俄与北约因乌克兰问题爆发直接冲突,将是灾难性的。俄外长拉夫罗夫说:“我们不想要战争,但也不容许自己的利益受到粗暴的攻击和忽视。”
1月2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讨论乌克兰局势。(新华社)
美国一声令下、西方多国跟进从乌克兰撤人时,很多外国在乌投资也受此影响开始撤出,乌克兰政府就曾批评西方此举操之过急,多少已经表露出一丝不满。1月28日,美国《政治报》网站报道称,泽连斯基的身边人士透露,泽连斯基对拜登政府越来越不满,担心美国蓄意夸大俄罗斯“入侵说”,把乌克兰当筹码,与俄罗斯达成某种协议。
当天,泽连斯基还公开敦促西方不要制造恐慌,称俄罗斯“入侵说”只会让乌克兰的经济雪上加霜。他还强调,俄方在乌俄边境的军力集结并未远超先前的程度,“我认为,我比其他任何国家的总统都更了解详细情况”。这是近期泽连斯基在所谓俄罗斯“入侵说”方面口风转变的一个缩影。
然而,在美国和北约持续不断煽风点火、渲染“战争”风险的情况下,乌克兰局势要想转变,可不是乌克兰一家能够左右得了的。五角大楼2月2日宣布将向欧洲增兵,以应对俄乌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美国将“在未来几天内”从北卡罗来纳州布莱格堡陆军基地调遣约名军人到德国和波兰,并将目前驻扎德国的约名美军部署到罗马尼亚。
西班牙《世界报》刊文指出,拜登一直倾向于在必要时干预俄乌边境问题,因为对于部分美国选民来说,是否愿意派兵到国外作战是辨别一位总统是否真正“强大”的条件。现阶段,执政一年后拜登的支持率已跌至33%的历史新低,比特朗普同一时期的38%还低不少,拜登对俄的好战态度可能会吸引一些选票,从而助力民主党在今年11月中期选举中的选情。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说,美国去年8月从阿富汗仓促狼狈撤军,且未与北约其他盟国进行充分沟通协调,严重损害了美欧关系,严重破坏了美国的“国际形象”。拜登政府希望借乌克兰问题表明,美国仍然能把西方国家团结起来,通过打压俄罗斯,同时加剧欧洲面临的安全威胁,从而迫使后者加大对美安全依赖、在对俄立场上与美国保持一致,以维持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和影响力——在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挑明了要加强“欧洲战略主权”之际,这对美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美国还希望通过恶化俄欧关系,挤占俄罗斯天然气在欧洲的市场份额,这也是其一直反对俄德“北溪-2”天然气输送管道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当前欧洲能源严重依赖俄罗斯的情况下,拜登政府试图通过加大对欧出口、联系卡塔尔等其他天然气出口大国来填补欧洲能源缺口,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卡塔尔方面近日表示,在不中断对世界其他地区供应的情况下,卡塔尔难以满足欧盟对天然气的所有需求。
1月31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冷静,不做任何刺激局势紧张、炒作渲染危机的事情。张军表示,相关各方之间应坚持通过对话谈判寻求解决分歧。当前急需的是“静悄悄外交”,而不是“麦克风外交”。
(资料来源:新华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843.html